綜合改善拖延症方法

面對龐大的工作量,或者是自己不太想幹的事情,人的本性就會選擇逃避,變成習慣後,也就造成拖延的問題。在開始任何工作之前拖一下,即便最後還是完成工作,但因時間太緊迫,除了成品質量不是最好的以外,自己還會內疚或者埋怨「為什麼不早點開始做?」、「為什麼不好好安排時間?」、「自己怎麼那麼懶?」等。筆者自己也是深受拖延症折磨的其中一人,最痛苦的不是拖延本身,而是拖延期間的自責與不安,明明知道不能拖,卻還是身不由己的拖下去。這次就讓我們來探討一下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拖延症。

在找方法之前,其實得先了解一下為什麼自己會拖延,你可能都會說什麼「壓力大」或者「不是我喜歡做的事」等等所謂的原因。在筆者看來,所有會拖延的人,無論是輕微還是嚴重,都是因為一個原因,就是世間所有事物的惰性都很強,人類的也不例外,所以才會出現拖延的現象,而同時你又明明知道自己該開始工作,這就形成了拖延症。你可能會問,不是有些人完全不拖延嗎?是的,他們只是找到了適合自己應對拖延的方法,又或者你看到的只是他在某方面不拖延,並不表示在其他方面也不會。人,總是會拖的,我們必須得面對和了解這點,才能加以改進。因此,這裡筆者不會說 “解決” 拖延的問題,或者是 “根治” 拖延症,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面對由本性所引起的現象,我們極其量也只能改善拖延,但這對於我們來說已經足夠了。

坊間你能找到所謂解決拖延的方法,不外乎妥善做好時間管理、杜絕一切影響注意力的事物、把看上去很重大任務分拆、利用app提醒之類的。不過,真正受拖延症困擾的各位,是不是都試過以上的辦法,卻還是沒什麼改善呢?如果是的話,那請繼續往下看;如果不是的話,恭喜你,你或許已經找到適合自己的辦法。筆者的答案是確實沒怎麼改善,於是每過一陣子,覺得自己又得治治自己的拖延症的時候,筆者又會跑到網上搜一下。但是方法來來去去都是那幾種,每每以為自己找到對的方法,試用以後沒過多久,又打回原形。

直到筆者認識到 ”羅輯思維“ 這個 Youku 節目,偶然看到其中一期的名稱是 ”大家都有拖延症“ ,筆者果斷的點開看完全期。 ”羅輯思維“ 的講者是中國大陸資深媒體人羅振宇,節目裡他通常叫自己羅胖。筆者非常欣賞羅胖的 ”羅輯思維“ ,內容創新大膽,除了真的替大家讀書以外,還經常提供事實的另一面給觀眾參考,讓知識更多面化。在 ”大家都有拖延症“ 裡面,羅胖就有提到普遍我在坊間找到聲稱能治拖延症的方法都是騙人不靠譜,原因很簡單,一個有拖延症的人就是因為拖延才不開始,而幾乎所有坊間提到的辦法都只是叫我們 ”開始“ 做或者 ”開始“ 養成習慣。要治拖延症,羅胖也坦言是沒辦法,但是改善一下或許還可以,因此他提供了以下四種方法,第一種是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哲學教授約翰.佩里,後面三種是羅胖歸納出來比較靠譜的方法,也是他自己的心得。

(一)結構性拖延法 by 約翰.佩里教授

單看這個方法的名稱,一點都不像是能改善拖延的方法,甚至像是教你如何拖延的方法。沒錯!他就真的是教你如何拖延,因為在約翰教授眼裡,拖延症也是治不了的,他自己也深受拖延症的影響,常常就拖著不給出版社交稿。於是他就想到了這個方法,雖然稿子他是不想寫的,但他可以去幹別的有意義事情,比如跟宿舍的學生聊聊天,即便到最後出版社看他不順眼,可是在學生眼裡他卻是最受歡迎的教授。

利用這個方法,假設今天本來筆者是應該寫一篇文章的,但是筆者不太想寫,那筆者就可以找一些同樣有意義的事情來幹,看本歷史書、學下日語、維護一下網店等。反正找一堆你本來就在拖的事情,選一樣想幹的先幹就好了,總比你在拖延的時候看 Facebook、Youtube、微信朋友圈之類的強。

拖延之所以會讓人覺得有罪惡感,除了因為你明知道要做你沒做之外,還是因為你在拖延的時候做了別的沒有意義的事情。如果使用約翰教授這套方法,起碼可以大大的減輕罪惡感,起碼可以說自己做了有用的事。

(二)把創造性的任務分解為機械性的勞動

坊間的方法是把大任務分拆成小任務,羅胖認為把創造性任務分解做機械性任務比較靠譜。想想也是,創造性的任務需要動腦筋,而機械性的基本上就是動動手而已。很多時候我們拖延,都是因為不想動腦筋,現在告訴你動動手就好了,你可能就會做了。羅胖的例子是考試要背書,不太想背,那就抄書幾次,自自然然就會記得個大概,應付考試還是可以的。

說到讀書考試,筆者是理科生,不像文科生那樣需要背書,但是筆記還是得看的。筆者也是知道自己不喜歡複習,所以筆者會在考試前幾個禮拜,先把書裡或者是筆記裡的重點先用熒光筆畫下來,每次課堂之間有時間,自己心情又頗好的時候,就迅速的看一下重點,這些不用動什麼腦筋的動作也可以讓筆者在臨考試前複習得輕鬆一點,成績也不俗。

(三)先去了解你想要拖延的事情

如果你現在不想幹這件事情,起碼先看一下它是怎樣的,了解個大概,然後你再拖延它,做別的事情。人的大腦其實是可以同時想很多東西的,你在做別的事情,但是腦袋裡面可能就已經在構想你在拖延的事應該怎麼做,到你真的要再面對之前拖延的事,你可能就能應對的得心應手。

筆者平常就很會拖事情,但是一進廁所,或者是做不太需要用腦筋的事情時,腦子裡面就會開始想各種東西,想想這個怎麼做,那個怎麼做。對筆者來說,這個方法在不知不覺中已經用好久了。於筆者看來,這個方法跟前面把創造性任務分解為機械性勞動的方法是有關聯的,在你做別的事情時想一下拖延的事,就是把創造性的部分分開幾次完成,到你重新面對被拖延的事情的時候,你做的大部分都是機械性的任務,只是把你先前想到的實踐出來而已。

(四)利用群體壓力

這個方法大概大家都在用吧,很簡單,就是當你覺得你要拖延的時候,馬上找一群人來跟你一起幹活,基於群眾壓力,自己都會乖乖的做事了。

雖然這個方法很簡單,理論上也是應該管用的,但是筆者認為這個有個限制,就是得先找對人!要是找了一堆錯的人,只會坐在一起聊天吃零食啊!比如你想要利用課餘時間多複習一下,你可以想像一下,你跟一個學霸在一起學比較有效率,還是跟一群平常吃喝玩樂的好友一起學比較有效率?這個不用筆者說,答案都顯而易見了。所以找一群人來一起做事,得先找對的人,要是這堆人都不是勤快的人,那就得有個有權力的人來管一下大局。如果是一群平起平坐的人,互相沒有克制力和約束力,結果可想而知。

小結

以上綜合了邏輯思維幾個方法和筆者的一些想法,供被拖延症欺負的朋友參考,其實拖延這個問題每個人的解決辦法都會不太一樣的,但是可以從別人成功的方法那裡獲得一些靈感,從而改善自己的不足。往後筆者還會分享一些對筆者蠻有效的對抗拖延症的實際方法,現在這裡賣個關子,最快能呈現的是關於 Evernote 的。如果已經是 Evernote 使用者的話,可以參考以下筆者使用 Evernote 的方法,如果還不是很熟悉 Evernote 的話,也可以嘗試一下,因為 Evernote 絕對比你想象的更有用。